管理是企業永恒的主題,好的企業肯定會有好的管理模式和方法。魯西集團能從一家小氮肥廠發展成為頗具影響力的大型企業集團,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做法,其中標準化管理體系的“三級監督機制”頗有特色。
說起ISO系列管理標準,很多人不感興趣,認為晦澀難懂;很多企業推行標準只是為了要張證書撐門面,搞運動式管理,拿到證書就把標準丟在一邊。魯西集團不是這樣,一開始推行標準化管理,最高管理者就強調“取證不是目的,全面提升、持續改進管理是根本原則”,并且親自掛帥指揮。近二十年來,在確保標準化管理體系長期保持先進、持續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建立起了保證體系有效運行的“三級監督機制”。
為深入了解魯西集團標準化管理體系的“三級監督機制”,記者對體系主管部門的李月芳部長進行了采訪,李部長介紹到:通用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很多,結合企業實際轉化為企業自己的做法才能發揮作用,切勿照抄照搬;“三級監督機制”是我們在實踐中探討出的一套體系管理方法。
職能管理部門日常的工作監督檢查為一級監督。首先要求每一個職能部門對照部門職責辨識主控標準條款,列出清單,明確了標準中的哪些要求由哪個部門負責。然后由內審員在部門內進行講解,引導每名管理人員把標準要求與日常的監督檢查結合起來,以標準、體系文件要求為監督檢查工作的主線和依據。一方面使日常的監督檢查工作更有針對性,避免盲目檢查;另一方面也能把標準和制度的要求真正融入到具體工作。
集中內審是二級監督。每年由體系主管部門至少組織兩次集中內審,在每一個部門挑選業務骨干,經過培訓、考試、實操訓練等方式培育內審員,并且每年都要進行考評、動態管理。每次內審由主管部門制定計劃,組織內審員進行覆蓋所有部門、所有標準條款的審核,檢查每一個部門的工作是否按標準做、按制度做、有沒有必要的記錄;檢查標準中的每項條款要求、企業管理制度的要求在每一個部門是否做到有效實施。審核結束后,組織召開溝通會,審核組詳細介紹發現的問題,并跟蹤責任部門的改進效果。
外部機構的審核是三級監督。每年聘請外部專業機構對體系運行情況進行診斷式審核。每次外審,主管部門對外部審核機構老師的選擇、審核目的進行反復溝通,以效果為導向明確審核要求,重申審核不是為了取證。審核專家重點從標準內涵要求和法律法規要求的角度對企業體系運行進行檢查,同時介紹同行企業的經驗做法。每次審核結束后, 組織評審研究專家提出的問題,探討改進的方法,并且跟蹤最終的效果。
最后,李部長告訴記者:管理其實不神秘,關鍵是做實和堅持,確定了工作每一步都要落到實處,像總書記說的那樣,做到“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另外,標準化體系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果的工作,必須要長期堅持,只有不斷的堅持、不斷的改進才會有效果。